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学招生与婚姻的稳定性

盖尔/沙普利 视角学社 2022-08-21

2012年10月15日,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教授阿尔文·罗思和加州大学劳埃德·沙普利,以鼓励他们在“稳定匹配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”上所作的贡献。而这是关于一些特殊市场的‘配对’问题,所谓“特殊市场”是指除了经济学原理在发挥作用之外,还受到社会、道德、法律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市场,其资源配置更复杂,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市场设计,比如医学上的器官移植、高校招生、婚姻市场等。经济学奖公布后,学术界指出,沙普利与盖尔在1962年发表的著作 《高校招生与婚姻稳定性》反映了“稳定匹配理论”的最典型应用。


2012年沙普利荣获诺贝尔奖


当年,沙普利与同事戴维·盖尔以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“婚配”为范例,设想如果由每一名女子先作选择并向最中意男子“求婚”,然后再由每一名男子审视所获所有“求婚”并回绝除了最中意女子以外的其他所有“求婚”,就可以实现稳定分配;延迟接受算法可以从一对一双边市场(婚姻市场)拓展到一对多双边市场(学校招生)。短短八页《高校招生与婚姻稳定》提供了一个不需要任何公式进行证明的稳定解决方式。在最初因为论文过于简单遭到了两次拒绝之后,在1962年这篇论文终于获得发表。在50年之后的2012年,夏普利因“稳定的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”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

也有人将“稳定匹配理论”简单比喻为备胎算法:你情我愿 > 我情你随便 > 你情我随便 > 不情不愿!今天我们介绍《高校招生与婚姻稳定》中文版供读者参考。



简介


从开始的大学入学问题,到最后讨论婚姻配对问题,我们都抛弃了现实,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数学世界。

 

从开始的大学入学问题,到最后讨论 婚姻配对问题,我们都抛弃了现实,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数学世界。务实的读者大概会马上问,我们有没有做一些努力,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。虽然,要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考虑许多非数学的因素,而且这种讨论在数学期刊上似乎不太适宜,我们的观点是,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观点,可能会被利用于解决某个阶段的入学问题。

 

我们研究的问题和下面这种典型情况有关:一个大学正在对n个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考核,招生的名额是q。在评估申请学生的资格之后,招生处得决定 招收哪些学生。如果仅仅录取q个最具资格的学生,可能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,因为收到录取通知的q个学生不一定都会接受录取。因此,为了使大学能够招收到 q个学生,一般来说,发出的录取通知需要超过q个。解决招收多少学生以及招收哪些学生的问题,需要加入一些猜想。

 

我们可能并不知道,一个收到录取通知的学生是否还申请了别的学校;即使知道了这一点,也无法搞清楚这个学生对自己申请的学校怎样排名,就算知道了,也难以知道其他哪些学校会愿意招收这个学生。基于种种不确定因素,学校只能期望招进的学生人数和理想的人数接近,并且学生质量能接近可达到的最优值。

 

通常的招生程序给申请的学生和学校都带来一些困扰。被要求在申请表格中按偏好列出学校排列的学生,可能会觉得如果让一个学校知道它只是自己的第三选择,会降低自己被这个学校录取的可能性。

 

有个精心设计的方案是引入“候补申请人”名单,意思就是申请者在得知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同时,也被告知当有空缺存在时可能会被录取。但是,这会导致新的问题。假设一个学生被一所大学录取,与此同时,他又被列在另一所自己更心仪的大学的“候补申请人”名单上,他是应该保险起见,接受第一个大学的录 取,还是冒险一试,寄希望于自己更喜欢的学校呢?如果接受了第一个学校的录取,不告知第二个学校,等第二个学校愿意录取自己时再拒绝第一个学校,这样做道德吗?

 

上面列出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避免,我们将描绘一种能令学校和学生两方都满意的分配申请者的程序,这种程序可以清除一切不确定性,并且,假定有足够的申请者,这个程序可以让每个学校分配到和给定招生名额一致的学生。

 

分配规则

 

假设,n个申请者将被分配到m个学校,而q是第i个学校的招生名额。每个学生剔除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去的学校,按照自己的偏好对剩下的学校进行一个排名。方便起见,假设学生和学校之间没有关系,那么,即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,某两所学校或者多所学校之间没有什么差别,他还是要按照某一顺序给 学校做出排名。每个学校同样按照自己的偏好,给申请者排名,首先排除那些在任何情况下(即使这意味着招生名额不满)都不愿意接收的学生。通过学校的录取名额、学生和学校各自的排列名单,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某种达成统一意见的公平规则,将申请者分配到学校。

 

照刚才的思路,简单地看,解决方案很容易浮出水面。不过,很少有人将分配和偏好联系在一起,一旦考虑这点,复杂性就增加了。

 

举一个简单的案例,假设有两个学校A和B,两个申请者a和b。a更喜欢A学校,b更喜欢B学校,遗憾的是,A学校更喜欢b申请者,B学校更喜欢 a申请者。这种情况下,没有能使各方都满意的分配方案。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又必须做出决定。哲学上,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,而不是反过来。将a申请者分配 到A学校,b申请者分配到B学校这种做法可能是合适的。这也暗示了一个受到承认的大致规则:当其他因素一样时,比起学校,学生应该被优先考虑。这个规则本 身来讲没有什么作用,不过我们讲述完另一个更为明确的事情之后,再回过头来说。

 

我们接下来要阐述的核心观点就是,无论最终是决定使用哪种分配方案,下面这个定义描述的情况,很有可能不发生。

 

定义:如果有两个申请者a和b,分别被分配到A学校和B学校,但是b更偏好A学校,而a更偏好B学校,那么,这种分配被定义为“不稳定”。

 

假定,刚提到的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。申请者b可以向A学校表明态度说,自己愿意转到A学校,A学校可以许诺招收申请者b,同时,让a学生转校, 来维持总招收的人数在招生名额之内。A学校和b学生会考虑这么做,让分配更利于各自。如此一来,原来的分配就“不稳定”了,这种分配可能会被学校和申请者 联合推翻,以达到一种对两者都更有好处的分配。

 

我们对一个分配方法的首个要求,是不会表现出不稳定。这立马就引出一个数学问题:是否总有可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分配方案?下面我们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,虽然说,找到佐证的例子并不困难,不过,如有些例子所暗示的,结果看似不那么明显。

 

假定稳定分配方案暂时存在,我们仍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稳定方案中,更倾向于哪种。现在,说回到刚刚我们提到的哲学原则,并给它一个确切的表达方式。

 

定义:如果每个申请者对当前的稳定分配方案的满意度,至少跟对其他稳定分配方案的满意度一样,那么这种稳定分配可被称作“最优”。

 

稳定分配的存在,远不能说明最优分配就存在,不过,有一点很清楚,最优分配是独一无二的(假使它存在)。如果有两个最优分配,那么,至少有一个申请者,会在其中一种分配方案里,感觉比另一个分配方案里更好,因而这两个所谓最优的分配方案中,有一个说到底就不是最优的了。当我们不考虑存在与否这个 问题,稳定性和最优的规则,能引导我们找到一个独特的“最好”的分配方案。

 

稳定分配和婚姻问题

 

在试图解决稳定分配的存在问题的过程中,我们首先想研究一个特别的案例,在这个案例中,申请者和学校的数量一致,而且每个学校的招生名额也统一。当然,这种情况,于实际的学校招生情况来说,是反常的。但是,有另一个“故事”,就可以很符合我们的设想条件。

 

某一个社区由n个男子和n个女子组成,每个人按照婚姻伴侣的标准,根据自己的偏好,给异性做出排序。我们试图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方式,能让社区里的男子和女子都找到伴侣。

 

模拟之前我们给“不稳定分配”定义,如果在某种分配方案里,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没有结婚,但是,对彼此的喜好超过对他们各自的实际伴侣,那么,我们可以说,这种婚姻“不稳定”(这个术语在此很清晰)。

 

问题:对于各种模式的偏好,是否可能找到一种稳定的婚姻配对?

 

在给出答案之前,我们先看一些例子。

 

 

这个矩阵的每对数字中,第一个数字表示男子对女子的排列,第二个字数表示女子对男子的排列。在这个排列矩阵中,可以发现,男子α将女子A排在第一,女子B在第二,女子C在第三,而女子A将男子β作为首选,γ作为第二选择,α作为第三选择等等。

 

这个例子里,有6种可能的婚姻配对,其中,有3种配对是稳定的。其中一种达到稳定配对的方法,是让每个男子能娶到自己的最心仪对象,也就是说, 男子α娶女子A,男子β娶女子B,男子γ娶女子C。你也许注意到,每个女子只能嫁给自己的第三选择,然而这种安排是稳定的配对。另一种稳定配对可能是让每个女子嫁给自己最心仪的对象,让C女子嫁给α男子,A女子嫁给β男子,B嫁给γ男子。第三种稳定配对的方案则是,让每个人和自己的第二选择结婚,让α男子 和B女子结婚,β男子和C女子结婚,γ男子和A女子结婚。读者们会很容易证明其他种配对都是不稳定的。

 

 

这个矩阵中画了圈的项,显示只有一种稳定的婚姻配对。注意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想达到稳定性,每个人都不能够和自己的最心仪对象结婚。  

 

例3.和婚姻配对问题类似的一个问题是“室友分配问题”。比如,有偶数个男孩要被分配成一对对室友。如果分配之后,没有男孩找不到室友,并且也不会存在一个男孩比起和现有室友一起住,更愿意和别的男孩一起住的情况,那么,这种分配可以说是“稳定的”。

 
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显示,存在着多种配对不稳定的情况。我们把男孩们简称为α、β、γ、δ,假设这个例子里,α把β列在第一位,β把γ列在 第一位,γ把α列在第一位,而α、β、γ都把δ排在末位。不考虑δ的偏好,没办法安排稳定的配对,因为,被安排跟δ一个宿舍的那个男孩会想要搬出去,而其 他两个男孩中的一个男孩,会愿意接纳这个搬出的男孩搬进自己的宿舍。

 

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都说明,要找到解决稳定配对的方案不那么容易,不过,可以得出两个定理。

 

定理一,总存在稳定的婚姻配对。

 

证据。我们将通过递次求近法证明稳定婚姻配对的存在,找到一个稳定的婚姻配对。

 

首先,让每个男子向自己最喜欢的女子求婚,每个收到不止一个求婚的女子,可以从求婚者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,并且拒绝其他求婚者。但是,这个女子并不立刻接受当下最喜欢的求婚者的求婚,而是将他作为保留人选,给下一轮求婚者中更好的人选机会。

 

然后,进入第二个阶段,在第一轮求婚中被拒绝的男子,可以向自己的第二选择求婚。收到求婚的女子,从新的求婚者和保留的求婚者中,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求婚者,同样,再次拒绝其他求婚者,只保留自己最喜欢的求婚者。

 

接下来,以同样的方式继续。在第二阶段被拒绝的求婚者,向自己的次一个选择求婚,女子仍然只从保留的求婚者和新的求婚者中选出最喜欢的人,拒绝掉其他人。

 

最终(实际上,最多经过n2-2n+2个阶段),每个女子都会收到一个求婚,因为只要有一个女子还没有被求婚,就存在拒绝和新一轮求婚,不过,因为没有男子能够对同一个女子提出超出一次求婚,每个女子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一个求婚。当每个女子都收到求婚时,“求婚”行动就结束了。这时,每个女子 都要接受自己保留的那个求婚者。

 

我们相信这种婚姻配对是稳定的。比如,约翰和玛丽没有能结婚,而约翰喜欢玛丽胜过自己的妻子。那么,约翰肯定在过去某个时刻向玛丽求过婚,而玛丽当时因为更喜欢别人拒绝了约翰。很明显,玛丽肯定喜欢自己的丈夫胜过约翰。也就不存在婚姻的不稳定。

 

读者可能自娱自乐一下,把这个例证的程序应用到解决例1和例2上。


 

稳定配对,也不一定非得要求有一样数量的男子和女子。假设有b个男子,g个女子,如果bg,当每个男子要么被某个女子作为了保留人选,要么被所有女子拒绝了的时候,这个过程结束。这两种情况下的婚姻配对都是稳定的。

 

显然,存在一个完全对称的程序,即如果女子向男子求婚,也会达成稳定的婚姻配对。然而,如果男子求婚,配对的结果对男子来说最好,如果女子求婚,配对的结果会对女子来说最好。只有当存在唯一的稳定婚姻配对时,两种程序的分配结果才会一样。

 

稳定分配和入学问题

 

将“延迟接受”的程序延伸到大学入学问题。方便起见,假定如果一个学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招收某个学生,这个学生甚至不被允许申请这个学校。

 

在这个前提下,我们来理解下面的程序:首先,所有的学生都向自己的首选学校提出申请。一个有q个招生名额的学校,将排在前面的q个学生放进自己 的候补名单,而拒绝其他申请者。如果给这个学校提出申请的学生人数不满q人,这个学校将所有申请者都列入候补名单。被这个学校拒绝的申请者,向自己的第二选择学校提出申请,再次,每个学校都从新的申请者和自己的候补名单中选出q个申请者,将这些学生建立一个新的候补名单,同样,拒绝掉其他申请者。

 

当每个申请者要么在某个候补名单上,要么被所有自己愿意去又被允许申请的学校拒绝时,这个程序就结束了。这个时候,每个学校都接受各自候补名单上的所有申请者,稳定分配也就达成了。证实这种分配是稳定的,类似于证明根据这种方法进行的婚姻配对是稳定的,就留待读者自己验证吧。

 

最优解

 

现在,我们要说明,刚提到的“延迟接受”程序不仅可以让申请分配达到稳定,而且可以达到最优。

 

即定理二.每个申请者,至少觉得,经由延迟接受程序安排的分配带来的好处,跟其他稳定分配一样。

 

证据。如果有一种稳定分配把某个学生分配到某个学校,我们就把这个学校称作对这个学生而言是“可能的”。这个证据要运用归纳法。假设,到程序中的某一个节点为止,没有申请学生被“可能的”学校拒绝。在这个节点上,假定学校A接到了满足招生名额的q个更具资格的申请者,因而拒绝了申请者α。我们必 须表明学校A对于申请者α而言,是“不可能”的。我们现在知道在A学校候补名单上的q个申请者,都喜欢A学校胜过其他学校,除了那些之前拒绝过他们因而对 他们而言“不可能”(假设)的学校。

 

设想一个分配方案,把申请者α送到A学校,把A学校候补名单上的申请者中的某一个送到其他可能接受他的学校。这样的话, 就要去到另一个他觉得 不如A学校的学校。这种分配是不稳定的,因为A学校很可能颠覆这种安排,换一种更利于双方的安排。所以说,这种设想的分配方案不稳定,A学校对于申请者α 而言,是“不可能”的。就此得出的结论是,我们的程序里,学校只是拒绝那些在任何稳定分配方案中都不会被录取的学生,因而,我们程序所得出的分配结果是最佳的。

 

我们顺带也注意到,尽管在这个案例里面,不会遇到婚姻配对时的对称问题。然而,也可以反转入学模式,来达到唯一的“入学最优”分配。这种反转的方法有点像联谊会的“高峰周”,首先,每个学校竞标自己最中意的那些学生,一直到自己的招生名额满了,然后,被竞标的学生保留最具吸引力的学校,拒绝掉其他学校,等等。

 

结论

 

阅读至此的读者无疑会注意到我们讨论的特点。为了对我们的问题进行数学分析,我们进行了所需的特定假设,从开始的大学入学问题,到最后讨论婚姻配对问题,我们都抛弃了现实,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数学世界。

 

务实的读者大概会马上问,我们有没有做一些努力,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。虽然,要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考虑许多非数学的因素,而且这种讨论在数学期刊上似乎不太适宜,我们的观点是,我们在这里介绍的观点,可能会被利用于解决某个阶段的入学问题。

 

最后,我们注意一下前文分析的另一个方面,这可能对数学老师而言比较有趣。那就是,在我们的论述里,有大把的例子来反驳非数学家对数学的模式化看法。

 

多数数学家很可能会在某些时候,觉得有必要反驳一下人们的一些固有观念,比如数学家“满脑子都是数据”或者数学家“知道很多公式”。在这些时候,如果随手有个例子可以证明数学不一定只关于数字或几何计算,应该会很方便。

 

出于此目的,我们推荐定理一的陈述和证明。我们讲述定理一并不是用各种数学符号,而是用普通的语言,并没有抽象或者技术性的术语,并不事先假定读者具有微积分知识。实际上,一般人也没有必要知道如何计算。虽然这样说,任何数学家还是能立马发现我们的论证是数学的,而没有受过数学训练的人们,尽管 对我们讨论的话题不陌生,仍可能觉得读懂我们的论证比较困难。

 

接下来,重提一个老问题,即:什么是数学?看起来,任何需要非常精确演算的论证都是数学的,我们的朋友和你们的朋友之所以不理解数学,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数学头脑,而是因为跟上有些复杂的一连串推断,需要集中注意力到一定程度,他们做不到这一点。观察到这点,对于从事数学教学的人来说,不是什么新 鲜事。不过这点也许还没有被业界外的人们欣然接受,对他们来说,我刚提到的这些也许是一个有用的启发。


相关阅读:




作者:大卫·盖尔(David Gale)、罗伊德·S.沙普利(Harloy S. Shapley) ,译者:柯白玮。原文刊于1962年《美国数学月刊》第69卷,原文标题: “College Admissions and Stability of Marriges”。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以下“阅读原文”链接查阅原文。本文版权归属作者/译者/原载媒体。



有兴趣的读者敬请关注本号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: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